鐘宗憲、蕭淑芳 著 黃丁盛、謝宗榮、麻豆代天府管理委員會、金唐殿管理委員會 圖片提供
定價:180元
特價:142元
沒有特定的神衹,甚至不是單一的神衹信仰,是王爺信仰的第一個特色;台灣的王爺信仰一般相信源自於大陸閩南地區,在台灣,尤其是在西南沿海一帶,奉祀王爺的廟宇數量及信仰民眾的人數,甚至被認為遠超過「天上聖母──媽祖」。信仰之廣、信徒之多,是王爺信仰的第二個特色。 王爺信仰豐富了台灣民間信仰的內涵,也呈現出一部份台灣民眾的精神寄託所在。其相關的各種民間活動,已然成為一種標誌著台灣民俗特色的象徵,截至今日,還有許多更深層的文化意義,是有待我們去發揭、去關懷的。本書的寫作,僅僅是藉此拋磚引玉,一方面是簡要的介紹王爺信仰的背景與現況,另一方面也希望引起讀者的興趣,可以繼續思考、體會這一個特殊的民間信仰活動。
書摘 傳統祭祀王爺的方式有:王醮、燒王船等;而王爺的誕辰祭典則是最主要且最重大的慶祝活動。 每位王爺的生日都不一樣,所以每年總有多次的祭祀慶典,其中以農曆四月二十六日李府王府誕辰、二十七日范府王爺誕辰的活動最為隆重熱鬧;農曆六月十八日池府王爺誕、八月十五日朱府王爺誕辰和九月十五日的吳府王爺誕辰,也都有舉行相關的慶祝活動。「王醮」是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王爺慶典作醮祭儀,「燒王船」則是屬於王醮的一部分,也是王醮活動的最高潮。 舉行王醮的正確時間要事先請示王爺,而關於整個活動的籌畫工作,甚至要在數個月前就開始準備,除了依據古禮古制建造王船,進行相關祭儀外,王爺巡境遊行,聘請戲班子演戲謝神,民間藝陣(如八家將)的參與,廟方都要精心規劃與安排,因為這不僅是王爺的誕辰祭典,更是極具地方代表性的觀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