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立國 著明立國、黃丁盛 圖片提供
定價:200元
特價:158元
書摘卅建和部落的盪鞦韆活動早期在旱稻的收穫祭之前,頭目會引領著全部落族人進行相關的重要儀式,巫師則要祭拜祖先、地神、五穀之神及天神。依據卑南族的傳統,祭祀過程中是不可以打噴嚏的,因為這時如果有小孩不小心打了個噴嚏,那麼祭祀就必須暫停,然後再擇日舉行,為了避免小孩無意間冒犯這個禁忌,因此就在一邊就地取材的架設起簡單的小鞦韆來安置小孩,使他不至於干擾祭祀之進行。起初鞦韆是為小孩而做,每年祭祀時也習慣以鞦韆做為小孩的遊戲設施,後來逐漸做的更好更穩固,大人、老人也一起來盪,自然而然就演變成祭祀後的餘興節目,大家一起配合著歌舞的進行,來歡慶豐收。日據時代,由於元旦期間正好也是日本人的新年,在不被禁止與排斥之下,於是盪鞦韆的活動更得以擴大舉行而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