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籃中有
0 本
付款方式
隱私權保護聲明
會員權益及須知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商品分類.查看全書目
  大眾知識-> (10)
  少年思維 (19)
  文學藝術-> (4)
  生活百科-> (12)
  老狐狸叢書-> (10)
  希望工程 (26)
  青少年閱讀-> (18)
  芭比系列-> (18)
  怪物大師 (2)
  兒童叢書-> (64)
  知識旅遊-> (12)
  風格生活 (2)
  科普叢書-> (13)
  英語叢書-> (6)
  財經企管-> (3)
  都會時尚-> (4)
  國語文叢書-> (38)
  鄉土叢書-> (106)
  植物大戰殭屍-> (14)
  童話壁貼 (2)
  電影、電視、文創-> (34)
  精品館 (2)
  漫畫館-> (27)
  輕鬆讀系列 (2)
  親子空間 (1)
  親師智庫 (3)
  繪本、圖畫書-> (108)
  寵物館 (1)
  邏輯數理 (11)
        新上架商品
我導讀,你好讀2──126本華文作家青少年成長小說閱讀指引
我導讀,你好讀2──126本華文作家青少年成長小說閱讀指引
NT$380
詳見內容
產品說明
我的女兒就這樣在德國長大 特價79折
型號:ED67
本商品上架日期:2015年April01日Wednesday.
 
價格:NT$174

我的女兒就這樣在德國長大

我的女兒就這樣在德國長大
作者:楊荔蓮
適讀年齡:青少年∼一般社會大眾
頁數232P / 14.6X21cm / 平裝 / 黑白+彩頁 / 直排
定價:220元
特價79折:174元
ISBN:9789865949457
CIP:520.943
同類好書推薦:
ED61 大孩子該不該管教?
ED66 用旅行創投孩子的未來

(稻田出版)
 


本書特色

★ 一個台灣媽媽在德國教養孩子的故事
★ 一個台灣資優小孩在德國讀到醫學系的故事
★ 「輸在起跑點上」的德國教育特色
★ 解析德國教育制度,值得台灣借鏡


各界好評

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嘉珍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副處長 賴玉梅
ETtoday撰述副總編輯 蕭培麗
──感動推薦


內容簡介

德國幼稚園不學認字、不教算術,小學只上半天課,
德國老師不論刮風下雨都帶孩子出去玩,任孩子玩沙玩得髒兮兮也不在意……
許多令台灣家長瞠目結舌的德國教育方式,楊荔蓮卻見怪不怪,
她深信,德國人這麼做一定有它的道理……
如今,她的女兒「妹妹」已經長大,就讀於科隆大學的醫學系。
這是她女兒的成長故事。

當台灣的孩子在升學主義中爭破頭,只為一紙大學文憑;
當台灣家長忙著將孩子送去補習班、雙語幼稚園;
當台灣的教育變了調,學校生活只剩下考試、考試、考試……
德國人卻大聲宣告:「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玩樂就是孩子的工作!」

德國的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單不打分數,老師用一篇完整的報告描述孩子的能力和表現。
德國小學四年級導師會和家長面談,推薦每位小朋友適合走升高中大學的路,還是走職業教育的路。
德國的考試不但有申論題,還有口試,這都是為了訓練孩子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德國有哲學課、宗教課,比起鄰國的歷史地理,他們更重視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德國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數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全國閱讀風氣盛行,學習是德國人終身的樂趣!
德國教育煞費苦心,只為不壞了孩子學習的胃口,只為更刺激他們學習的慾望。

受台灣傳統教育的楊荔蓮,旅居德國二十多年,她的女兒「妹妹」在德國出生、長大,如今已是德國科隆大學醫學系的學生,本書是妹妹在德國受教育成長的故事,也是楊荔蓮啟發人心的教養實錄。德國教育到底有什麼妙處?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鏡之處?讓本書來告訴你!


作者簡介

楊荔蓮,本名鍾淑芳,屏東客家人,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at Gottingen) 碩士,主修社會學,副修哲學和漢學。旅居德國二十多年,從事翻譯工作。一直喜歡做而且從來沒有停止的事是彈鋼琴、閱讀和在大自然中健行。


目錄

推薦序1 孩子都是老靈魂by陳嘉珍(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2 愛河的風已遠颺by賴玉梅(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副處長)
推薦序3 一本很不一樣的教養故事書by蕭培麗( ETtoday撰述副總編輯)
前言

part1 學前教育
起跑點上不在乎輸贏 專心玩樂就是孩子的工作

娃娃的大學
兩大「嗜好」
ABC麵麵
吃喝玩樂的幼稚園
自由
畫作
第一部電影
節慶
共讀的樂趣
玩沙的童年
玩具醫生公事包

part2 小學
創造零壓力的學習情境 放眼快樂的終身學習

格林兄弟小學
安親班
告別歌城
轉學科隆
艾曾克莫爾太太
好朋友漢娜

part3 高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充實的課業與課外生活

選擇市立高中
發言比賽
雷姆克太太
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好朋友蕾亞
第一次跳級
轉學的決定
儒家在德國
好朋友桃樂蒂
在書店實習
懶人哲學
第二次跳級

part4 畢業成年
重視人文與哲學思考的全人教育 朝向未來勇敢追夢

如果相遇
海德外勒先生
艾希曼先生
打工
專題報告
威尼斯之旅
格言週
畢業考
畢業典禮
萊茵河畔手機響起
醫學系新生
後記
附錄:關於德國的教育制度
感謝


內文試閱

〈前言〉
──「回首孩子的童年,我十分慶幸,在一念之差下,就放手讓孩子『玩得盡興』!」

我的女兒(我叫她「妹妹」)今年二十一歲,在德國中部的歌城(Gottingen)出生長大,她出生那一刻,也就是我奮鬥了二十四小時之後,凌晨四點多,歌城悄悄的下了一場大雪,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妹妹從小對雪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妹妹現在就讀科隆大學醫學系,她很愛說話、很愛笑,笑聲震耳欲聾,卻似悅耳的旋律,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有一次一個醫學系同學問她是不是昨天晚上去看電影,妹妹說是啊,心想,咦!你怎麼會知道?就問他,那你看到我怎麼沒有跟我打招呼?只見那位男同學不疾不徐的說,我沒有看到你啊,我是聽到你的笑聲。妹妹喜歡畫畫,熱愛看電影,一度想當影評人,嗜書如命,喜歡寫作,十四歲那年第一次參加社區圖書館舉辦的文學比賽,得到第一名,被報導在地方新聞版。

妹妹在六歲入學前,除了吃喝玩樂,就沒有做別的事,沒有學過ABC,沒有算過123,只因為我看到了德國人對於「起跑點」的冷靜,驚喜異常,生性慵懶的我立刻決定效法之(想說可以樂得輕鬆),而且效法得很徹底,不計任何後果。如果真要嚴格說妹妹在學齡前有「做什麼」的話,可以說,她一直很認真的聽故事、玩沙沙、排積木和畫畫;而妹妹認真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經過刻意的安排,只是因為她喜歡,只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妹妹幼稚園時期,正是她爸爸和我大學學業忙碌的時候,妹妹因此很熟悉我們俯首書桌用功唸書的景象,有一次,她把她的寶貝動物們一字排開,拿出唐詩三百首,一首一首唸(其實是背)給她的動物們聽,我問她:「妹妹你在做什麼呀?」她一臉正經的回答我:「娃娃正在考試唸書。」現在想來,這可能是妹妹上小學前最認真最嚴肅的事業了。

然後,小學開學當天,妹妹背著一個漂漂亮亮的,上面有很多馬的圖案的新書包,當然,還有抱著她自己做的,裡面裝滿了糖果和文具的「大甜筒」,高高興興的上學了,她坦蕩蕩, 我也坦蕩蕩。

妹妹一共上了兩個小學、兩個高中,學校對她向來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就已經圓滿解決,困難的倒是她在班級或團體裡面總是年紀最小的,這是自從她第一次跳級之後就一直存在的課題。所幸妹妹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總是不肯輕易就被擊倒,她也因此學得適應環境的可貴能力,後來她不管身處在什麼環境,總是能夠悠游自在、充滿自信。從來,妹妹都不覺得她跳級兩次有什麼特別的,每次身處陌生朋友圈,大家問起年紀時,妹妹總是不自在,因為大家先是驚訝,然後好奇,於是她就不得不說出她跳級的事實。有一個除夕,妹妹和好朋友薇拉、薇拉的父母以及薇拉父母的朋友吃跨年大餐,薇拉父母的朋友一聽到妹妹曾經跳級兩次,第一個反應就是跟妹妹說,那麼你的父母在你入學前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妹妹靦腆的說,他們什麼事也沒做,只有陪我玩。

別人或許羨慕妹妹從小功課好,但對我而言,更可貴的是妹妹對學習持續的興趣和熱情,還有她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在繁忙的醫學系課業之餘,她仍然一直持續畫畫和寫作,也從來未曾荒廢她最愛的電影和閱讀,並且善用課餘時間,走遍科隆和附近城市各個大小博物館,近來,她尤其喜歡現代藝術。

回首妹妹的童年,我真的非常慶幸自己「一念之差」,就放手讓妹妹玩得盡興!


〈娃娃的大學〉
──「我們了解她的挫折,卻絕不任她退縮,孩子可以感覺到,我們一直跟她站在同一陣線上。」

妹妹兩歲半的時候,得到大學托兒所的名額。

大學托兒所,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有小孩的大學生所設立的,它的地理位置緊鄰著大學校園。托兒所可以容納六十個年齡從半歲到三歲半的小孩,一共分成五組,每一組有兩位老師和大約十二位小朋友。因為僧多粥少,一位難求,很多人甚至一懷孕就立刻著手申請,就算這樣,也不能擔保一定能夠得到。

所以妹妹這個名額真是得來不易,但是我們高興之餘也不免有些擔憂,高興的是自此之後我們可以專心學業,而且對妹妹也有好處,在托兒所她有同伴可以一起玩耍又可以學德文,擔憂的是她適應的問題。果不其然,在家待久了的妹妹,一開始完全不能適應托兒所的環境。第一天,我們全程陪到底,妹妹看來幸福快樂,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在老師的配合下,趁著大家在戶外玩耍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偷偷離開,可是通常沒多久,我們就會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妹妹哭得厲害,要我們立刻趕去托兒所。當我們以消防隊救火的速度奔至托兒所時,總是看到妹妹涕淚縱橫,好像多麼委屈似的,她看到我們,有如久別重逢,甚是真情流露。有了我們再度陪伴,妹妹立刻恢復生機,玩沙、溜滑梯、盪鞦韆,快樂無比。

妹妹上托兒所之前,語言完全以中文為主,我看到鄰居一個韓國家庭,父母跟小孩之間只講德文,心裡就想,就算我德文講得再好,畢竟不是我的母語,如何真切細膩的對妹妹表達我的感情呢,而且,日後罵起妹妹來多彆扭啊,我一定會覺得有如隔靴搔癢,於是,我就跟妹妹從頭到尾講中文。我可能做得太徹底,以至於妹妹上了托兒所之後,就好像到了外國一樣。那個情況是她說什麼沒人聽得懂,別人說什麼她也聽不懂。有一次她的老師卡特雅緊張兮兮的問我:「『娃娃』是什麼意思?」她努力嘗試正確的說出「娃娃」兩個字,她說妹妹常常說這兩個字,她怕是什麼非常重要或是緊急的意思,卻因為她不懂就錯過或耽誤了,比如要上廁所之類的,我聽了忍不住大笑並立刻跟她解釋,「娃娃」是妹妹從小的自稱,卡特雅聽了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迷人的笑容。

妹妹在托兒所如何學德文、學得如何,我其實都不擔心,坦白說,我的第一要務是盡快幫助她適應環境。妹妹仍是每天哭,根據老師的描述,在我們離開的半小時之內,她常常哭得聲嘶力竭。回家之後問她:「你明天還要不要上學啊?」她又總是自信滿滿的點頭說要。也許,她在托兒所已經慢慢找到一種和父母相處時得不到的樂趣,雖然她仍害怕與父母分離,但是同時她也理解,父母一定會來接她回家。

為了減少妹妹在托兒所的害怕,我們在家花很多時間跟她聊有關托兒所的話題。由於托兒所就位於大學旁邊,我們便利用地理位置的接近來增加她的安全感。後來我們之間常有這樣的對話:
「娃娃今天有沒有哭啊?」
「娃娃今天一直哭哭哭。」
「娃娃為什麼哭?」
「因為爸爸媽媽不在。」
「爸爸媽媽為什麼不在?」
「因為爸爸媽媽去上學。」
「爸爸媽媽學校在哪裡?」
「在托兒所旁邊。」
好讓她知道,當我們離開之後,其實並沒有走遠。

喜歡排積木的父女也常常用積木排出托兒所和緊鄰的大學,更模擬真實生活情境,把老師和小朋友也排進去,妹妹好喜歡這個遊戲。

三個星期之後,妹妹的哭聲雖然明顯減少,卻還未完全停止。有一次去接她,老師說她在戶外玩得不錯,中午十一點進入教室準備吃午餐時,妹妹好像想到什麼,悲從中來,嚎啕大哭,連午餐也不吃了。那一天,妹妹嗓子都哭啞了,原來清嫩的聲音變得好低沉。載她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這個送她上托兒所的決定究竟是對是錯,妹妹卻在後座天真的跟我玩猜謎:「娃娃今天一直哭哭哭,因為娃娃怎麼了?」

雖然如此,妹妹回到家,活蹦亂跳,一點兒也看不出上午經歷了任何悲痛。談到托兒所,神采奕奕,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如數家珍,還會鉅細靡遺報告今天誰拉了她的頭髮、誰搶了她的玩具,若問她明天還要不要去托兒所,我總得到一句清脆高揚,拖得長長的「要——」

此後大約一週,妹妹哭聲漸緩漸息,我們也不再需要陪伴她,有一天早上,我親了她的小臉頰,跟她說了再見轉身要離去時,只見她對我揮手,沒哭!我好驚喜。

這段期間,在心疼妹妹擔憂妹妹之際,雖有高低起伏的心情,我們未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反而藉著加強和老師的聯繫以及不斷的溝通討論,一直試圖找出對妹妹最有助益的方法。中途輟學,再把妹妹留在身邊,雖然個人時間相對減少,也的確可以省去不少麻煩,但是對妹妹卻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這段時間以來,妹妹應該可以感受到,我們一直和她站在同一陣線上。換句話說,我們了解她的挫折,但是絕不任她退縮,而是幫助她面對和克服。也許,妹妹已經隱約感受到我們的堅持吧。最重要的是,我一直深信,我們和妹妹之間開放又親密的關係,不但足以使她能夠承受在外面受到的挫折,並且也是她能夠自信獨立、拓展自我天地的有力後盾。

暑假期間,每每騎車或開車經過托兒所,唯恐我們不知似的,妹妹在後座一定興奮的大叫:「爸爸媽媽你們看!這是娃娃的大學啊!」而每當週六中午帶她去大學餐廳吃飯,她一定要求先去看一下「娃娃的大學」才甘心。妹妹小小身影站在籬笆前面,深情而又專心的注視著沙坑和滑梯。面對空蕩的遊樂場,無限眷戀。


本商品上架日期:2015年April01日Wednesday.
評價
        快速尋找商品
 
輸入關鍵字尋找商品
        推薦給親友
 
推薦這個商品給親友
        商品通知狀態
通知我的女兒就這樣在德國長大 特價79折
更新時通知我
 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狗狗圖書有限公司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200號2樓
 TEL:(886-2)29262805 FAX:(886-2)29249942
14353576 次瀏覽,自從 2006年February16日Thursday 
Best view Netscape Navigator5.0+ or Internet Exploer5.0+ by resolution 1024*768 pixels 
2006 © 稻田耕讀網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by  eReach.